岩土工程师几月考试岩土工程师通常几月份报名
- 岩土工程师
- 2025-04-02
- 31
2016年规模最大的B2B项目投融资对接会
(温馨提示:往下拉,页面下方附有参会报名方式)
1.1 影响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
价格变化反映为信息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包括:
(1)事件不确定:比如地缘政治、危机事件。
(2)数据不确定:经济数据和品种数据等等。
(3)力量博弈不确定。
上述因素都是价格波动的来源。提前发现一致预期被证伪很重要,所以从价格分析和交易的角度看,分析和发现这些不确定性,提前发现证实或证伪这些不确定性,是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所在。
1.2 商品定价的宏观视角、微观视角及反常气候现象
商品定价由风险偏好、货币资金因素和供需逻辑决定,分别是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
宏观视角:从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分析风险偏好、货币资金和大类资产配置周期,典型如美林时钟。
此外,在农产品领域,作物天气影响巨大,也具有行星际的周期,如ENSO周期,即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周期,对各类作物产量和供需平衡影响巨大,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宏观周期。
而从微观视角看,则是各具体品种的供应和需求,物流和运输,成本和利润等,一般通过平衡表和季节性分析来进行分析。
1.3 工业品与农业品分析差异:供给周期与需求周期
对工业品而言,需求周期最关键,是决定价格的核心变量。农产品:供应周期最关键,决定价格的核心变量。这是由于工业品的生产相对稳定,可计划,而且随时可以增减,变动周期短,不确定性较小,所以价格影响小;而需求则与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联系紧密,高度不确定,而且趋势性较好,持续时间长,对价格具有关键影响。
而农产品正好相反,需求刚性,消费成长较为稳定,供应则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是价格波动的主要来源。此外,农产品供应有时间周期,产量不能按照计划恢复,所以,一旦出现供应不足,很难短时间内复产(与黑色等大为不同)。
所以,在分析两大类商品的时候,对于价格运行趋势的把握,有很大的不同。
1.4 农产品分析:供需平衡表与季节性
就是把年度(月度、周度)等供应和需求的状况量化到一个数值表中,不断调整相关项目,以判断价格变化方向。典型的,就是美国农业部月度发布的年度平衡表,对市场影响巨大。
平衡表是不断动态调整的,不是统计表。这就使得我们在对待平衡表的时候,不要按照统计表的逻辑来理解。比如,不能说我的哪个预测最后被证实是准确的。这个没有意义。因为价格变化了,平衡表自然变化,始终是动态的。统计表关注结果准确,平衡表关注过程准确,因为交易是追踪过程的。
对于平衡表,我的理解是:每一个平衡表都是立足于价格的,价格和平衡表是互动的关系。平衡表调整了供应或者需求,预测价格就要变化;但价格变化了,对平衡表的需求和供给项目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初级经济学的比较静态分析就有很大意义。就是在分析供给的时候,按住需求不动;在分析需求变化的时候,按住供给不动。
一般来说,年度平衡代表了对年度价格的一个预期,实际季节性因素在价格变动中影响巨大,所以,一般实际研究中,大家都分析季节性供需问题,在不同的阶段,影响价格的供应和需求变化程度不同,对价格影响也不同。这在季节性上表现非常充分。
上半年北半球处于作物生长期,供给因素对价格影响大;下半年,需求对价格影响大。所以上半年不要考虑或者淡化需求,突出供给,价格对供给的反应弹性很低;而下半年,要考虑需求,且需求对价格的反应弹性较高。
另外关于季节性,我们要理解距平分析的意义,也就是当期实际值偏离历史平均值的程度。我们在研究季节性的时候,多是把价格作历史同期的平均来处理,但我们也深知,历史上任何实际年份与这个平均价格走势都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的来源,主要在于供需的实际变化与历史平均的供需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通常作历史价格平均与供需(比如天气、出口、压榨加工等)历史平均,然后拿当期实际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与当期实际供需与历史平均供需差异来进行比较。
比如,即将进入6-8月份的北半球(美国)作物天气炒作阶段。我们会跟踪当期历史平均气温降水与实际气温降水的差异,来判断预测价格与季节性价格走势的差距。现在美国大豆就进入一个背离历史当期平均价格走势的过程,从我们的这个方法来说,是容易理解这个走势的。因为,南美的非正常减产导致阿根廷豆粕质量下降,美国豆粕出口异常良好,压榨利润异常高。
宏观视角:经济货币周期与作物天气周期
2.1 经济下行的判断:美欧日中的人口债务周期
经济下行,这个大家都有认识,除了中国、新兴市场,日本、欧洲,甚至美国都处于一个下行的过程中。这主要由于全球罕见的主要几个经济体相继进入、现在同时处于人口下行周期;债务周期处于高峰,并继续攀升。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总需求对商品的支持非常有限,不确定性较低,难以出现需求的意外增强。
2.2 货币宽松的判断:美元弱升息周期
货币政策因此长期会处于宽松阶段,即使美元升息,我们判断也是一个非常弱的升息阶段,随时还可能夭折。因此,我们分析美元总体不太可能走强,震荡趋弱的可能性较大。
那么,这种情况下,货币资金缺乏好的投资标底,商品特别是供给冲击造成减产的商品价格将受到资金的追捧。
2.3 供给冲击:工业品去产能库存;农产品天气减产
在当前货币宽松背景下,前期我们看到了黑色的暴涨,产量库存较低、供给侧改革起了较大作用,同时投资驱动的需求也贡献较大。
我们较早看到了去年11月供给侧改革提出后,化工和黑色的上涨,并也准确看到了农产品底部形成和后来的上涨。
3月2日早晨给提的买入农产品的建议,当时大豆价格860美分,现在1090美分。
2.4 农产品的天气周期: 厄尔尼诺到拉尼娜
除了宏观经济和货币周期,我们也关注天气周期,主要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天气周期的变化。
目前厄尔尼诺天气已经消失,拉尼娜天气正在向我们走来,预计7月份将开始进入拉尼娜天气周期阶段。通常拉尼娜天气对太平洋东岸造成明显的干旱天气。这对大豆、玉米、原糖等会形成较好的价格支持。这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周期内大豆价格的表现。
现在轮到农产品了,就是拉尼娜天气导致的减产。大豆在南美阿根廷厄尔尼诺天气导致的减产,已经发挥作用了,东南亚棕榈油减产也因为厄尔尼诺天气,对价格影响也产生作用了,印度泰国原糖产量也出现下降,因为厄尔尼诺天气。
未来关注的就是拉尼娜天气导致的作物减产,这在太平洋东岸,就是美国和南美的大豆、玉米;巴西的甘蔗(下榨季)和咖啡。
微观视角:平衡表与季节性
3.1 供需平衡表
供需基本面变化的研判分析工具(年度平衡、月度平衡、周度平衡),关注价格和平衡表互动。一般来说,年度平衡代表了对年度价格的一个预期,每一个平衡表都是立足于价格的,价格和平衡表是处于互动的关系。平衡表通过调整供应或需求,改变预期价格;但价格变化了,对平衡表的需求和供给项目也会产生影响.这就是两者的互动联系。因此,初级经济学的比较静态分析就有很大意义,它就是在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供给量的变动;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需求量的变动。所以,平衡表是处于一个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它不是统计表。这种动态过程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平衡表的时候,要抛开照统计表的逻辑来理解。比如,不能说我的哪个预测最后被证实是准确的。这个没有意义。因为价格变化了,平衡表自然变化,始终是动态的。
统计表关注结果准确,平衡表关注过程准确,因为交易是追踪过程的。
在平衡表的研究中,实际季节性因素在价格变动中影响巨大。当我们研究实际情况时,一般地,我们都会分析季节性供需问题。在不同的阶段,影响价格的供应和需求变化程度不同,对价格影响也不同。就农产品来说,把握供应需的核心工具,就是供需平衡表,就是把年度(月度、周度)等供应和需求的状况量化到一个数值表中,不断调整相关项目,以判断价格变化方向。典型的,就是美国农业部月度发布的年度平衡表,它可以在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中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影响价格的供应和需求变化程度不同,对价格影响也不同。季节性的表现可以充分说明平衡表的动态化过程。譬如,上半年北半球处于作物生长期,供给因素对价格影响大;下半年,需求对价格影响大。因此,上半年不要考虑或者淡化需求,突出供给,价格对供给的反应弹性很低;而下半年,则要考虑需求,且需求对价格的反应弹性较高。
3.2 季节性
关于季节性,我认为,要去理解距平分析的意义,即是,理解当期实际值偏离历史平均值的程度。我们在研究季节性的时候,一般是把价格作历史同期的平均来处理,但我们也深知,历史上任何实际年份与这个平均价格走势都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的来源,主要在于供需的实际变化与历史平均的供需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通常做历史价格平均与供需(比如天气、出口、压榨加工等)历史平均,然后拿当期实际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与当期实际供需与历史平均供需差异来进行比较。
比如,我们即将进入6-8月份的北半球(美国)作物天气炒作阶段。我们会跟踪当期历史平均气温降水与实际气温降水的差异,来判断预测价格与季节性价格走势的差距,而且,由于南美的非正常减产导致阿根廷豆粕质量下降,美国豆粕出口异常良好,压榨利润异常高,现在美国大豆就进入一个背离历史当期平均价格走势的过程。
从这种分析看来,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价格走势。上述的分析,就是对距平分析的运用。
品种展望:豆类、原糖
目前厄尔尼诺天气已经消失,拉尼娜天气正在向我们走来,预计7月份将开始进入拉尼娜天气周期阶段。通常拉尼娜天气对太平洋东岸造成明显的干旱天气。这对大豆、玉米、原糖等会形成较好的价格支持。
在当前货币宽松背景下,前期我们看到了黑色的暴涨,产量库存较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预期和黑色价格的长期低迷起了较大作用,同时投资驱动的需求也贡献较大。现在轮到农产品了,就是拉尼娜天气导致的减产。
大豆在南美阿根廷厄尔尼诺天气导致的减产,已经发挥作用了,东南亚棕榈油减产也因为厄尔尼诺天气,对价格影响也产生作用了,印度泰国原糖产量也出现下降,因为厄尔尼诺天气。未来关注的就是拉尼娜天气导致的作物减产,这在太平洋东岸,就是美国和南美的大豆、玉米;巴西的甘蔗(下榨季)和咖啡。
因此,我比较看好的品种排序:原糖、美豆、咖啡(可能)。
4.1 美豆
当前美国东部产区(密西西比河东)累计两个月降水偏少,未来展望仍然降水偏少,同时高温展望;
南美下半年生产季节展望干燥;
国际油料库存消费比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美国大豆库存也将面临进一步下降;
中国和印度需求的成长性。
美豆季节性把握:6月美国农业部报告继续调高出口,调低旧作库存;6月30面积报告适度调高面积,但利空有限;7-8月份的天气炒作。
4.2 原糖
国际白糖库存继续下降,目前预测库存消费比将处于多年低位;
印度40年不遇大旱将导致甘蔗生长受损,未来减产是成定局,这样印度将很快限制出口,并积极进口,印度将很快成为一个净进口国;
印度成为净进口国的几个年份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原糖大涨的年份;
巴西下榨季天气威胁很大。
1、2季度全球供应紧张,3季度随着巴西榨季进展,以及澳大利亚榨季进展,供应宽松;印度很快进入雨季,但减产预期难以消退。
4.3 美元
周五晚上耶伦讲话很关键。美联储夏季6或7月份加息预期已经大幅上升,美元也大幅反弹,耶伦讲话将可能暗示加息时间。我们认为:
①市场充分认识到全球经济和美联储加息周期弱势;
②主要经济体政策协调加强;
③加息边际影响衰减;
④市场对联储加息定价较为充分,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总体影响较小,并且美元上行空间不大;
⑤原油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支持新兴市场货币稳定。节奏上,6月中旬之前(如果7月加息,市场会期待6月会议前瞻),美元趋于上涨,之后将进入震荡回落。
年度最大的B2B项目投融资对接会北京场即将于12月25日举行。参与路演的投资机构包括:达晨创投、华创资本、险峰华兴、尚心资本、启赋资本、星河互联、盛景网联、晨晖资本、旭鼎资本、禾信资本、九轩资本、春晓资本、胖猫创投、梧桐树资本、微光创投、朗玛峰创投、真顺基金、易一天使、36氪投资、WJ capital、维度资本、好未来、钟鼎创投、普华资本、嵩山资本、九弦资本、民生加银资产、国新基金、和君资本、蓝源资本和置上资本等。
目前参加路演的项目涵盖了化工、农业、生鲜、冷链、酒水、皮革、医药、办工文具、人工智能、供应链金融、服装、汽车后市场、海运物流、快消品、SaaS等领域。
活动时间:2016年12月25日(13:00--18:00)
活动地点: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昊海楼5F
参会门票:350元/人
咨询方式:
古小姐 15811062321(电话/微信)
李小姐 18301082638(电话/微信)
报名方式:
投资人
长按识别二维码,填表报名
项目方
长按识别二维码,填表报名
项目方,亦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报名↓↓↓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内容版权均属于相关版权人和权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权。 请来信指出,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资源均由免费公共网络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勿公开发表或 用于商业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链接:http://m.erjian.cc/yantu/32084.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