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标中需要bim工程师招标用bim证吗
- BIM工程师
- 2024-09-11
- 128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房地产集团的掌门人,王健林的观点常会引发业界的关注。此言一出,引发了BIM是否将成为招投标行业终结者的讨论。
究竟何为BIM?
BIM是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写,直译过来就是“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应用平台。
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建筑的设计信息,而且可以容纳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甚至是使用周期终结的全过程信息。通过建立5D关联数据库,施工单位可以使用BIM准确快速的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由于BIM数据库的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经理实时、快速的获得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成为可能。
简单来说,BIM并不是仅仅将原先二维的工程设计图纸三维化、可视化,基于BIM的3D模型,还可以实现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成本的控制,进而实现对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的模拟。这也就是为什么王健林先生会说实行BIM后,万达就不招标了的原因。
BIM会成为招标行业的终结者吗?
首先,工程招标是指建设单位对拟建的工程项目通过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吸引建设项目的承包单位竞争,并从中选择条件优越者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法律行为。
在我国,一定限额以上的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工程建设项目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畴。王健林先生的万达集团其核心业务是房地产开发,而盖楼这个行当恰好就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畴。因此万达招标不招标,王董事长还真说了不算。
招标行业是否在BIM横空出世后就陷入窘境了呢?
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
首先,在招标这种交易方式下,通常是由招标人通过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向一定数量的特定潜在投标人发出招标邀请等方式发出招标的信息,由各有意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人参加投标竞争。招标人经过对各投标人的报价及其他的条件进行审查比较后,从中择优选定中标者,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的行为。通过公开交易信息,使整个交易过程暴露在阳光下,从而避免或者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如果抛开了招标程序,单靠BIM是无法实现减少腐败的要求的。
其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前期需要经过立项、可研、勘察、设计及设计评审等程序。在每一步都顺利通过并且资金到位后,工程建设项目才能够启动招标程序。在招标阶段,还需要对项目进行工程量计算和造价评估。同时,招标阶段不仅仅是要招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还要招监理单位以及各专业和劳务分包单位。招标投标作为一个复杂、缜密的系统工程,其间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单位、诸多人员的通力合作和协调,单靠BIM来完成将会力所不能及。
最后,招标特别是公开招标强调是充分的竞争。招标的核心价值是通过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竞争程序来实现招标人利益的最大化。仅从王健林的讲话来看:“一个项目根据所在地区和产品等级,成本按照样板计算就可以。”这样脱离了竞争和比较的简单成本核算方式,对于像万达集团这样一个机构庞大、人员众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来说,能否保障其股东利益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BIM与招标并非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会极大地提高招投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避免招标投标固有的一些缺点。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可以根据BIM模型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达到清单完整、算量快速、结果精确,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阶段因工程量问题而引起的纠纷的效果。
同时,投标方也可以根据BIM模型快速获取正确的工程量信息,与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比较,制定更好的投标策略。BIM技术与招标投标相结合,将可以大大减少根据图纸统计工程量带来的繁琐的人工操作和出现错误的可能,使得招投标工作在效率和准确性上得到显著提高。基于BIM的自动化算量方法能够将招投标从业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更有价值的如询价、评估风险等工作。
再者,招标人通过BIM实现的精确结构设计和工程量核算,可以放心大胆的采用最低价法去选定中标人,更进一步的杜绝招标过程中弊端。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可以借助BIM,实现对施工方案的全景模拟,将投标方案直观、形象地展示给招标人。结合当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电子招标投标的大背景,这一技术上的改变将有可能引发招标、投标方式的深刻变革。
招标投标行业在全面跨入电子化时代以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完全可以把握这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BIM技术以及其他种类的高科技、信息化手段,想方设法来提高招标投标的质量和效率,使得招标投标行业真正能够赶上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迈上互联网+的台阶。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内容版权均属于相关版权人和权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权。 请来信指出,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资源均由免费公共网络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勿公开发表或 用于商业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链接:http://m.erjian.cc/bim/26591.html
发表评论